![]()
Click here to translate this page into english.
常年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,热忱欢迎对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感兴趣的同学们加盟。
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详情...

彭军 [Jun Peng]
1.学历及学术经历
● 2018年4月, 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
● 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,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
● 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,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担任研究员
● 2022年3月至今,于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担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2.研究领域
长期从事太阳能光伏技术与材料及其器件物理研究,包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,钙钛矿-硅叠层太阳能电池,硅太阳能电池等。课题组将着重研发高效、稳定、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钙钛矿-硅叠层太阳能电池,促进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。
3.主要成果
● 2019:创造2项1cm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认证稳态效率(PCE~21.6%和~22.6% [by CSIRO]),被连续多次收录于太阳能电池之父马丁-格林(Martin Green)编辑的太阳能电池效率记录表 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 [Versions 55-59]
● 2022:与 EPFL 合作获得1项小尺寸(aperture area~26.02cm2)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建认证稳态效率 PCE~21.52% [by NPVM]
● 2025:与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认证效率再次刷新 NREL 表(PCE=26.95%,device area=0.0583 cm2)
4.联系方式
● 邮箱:jpeng@suda.edu.cn
● 电话:0512-65880031
● 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
● 办公室: 910栋,402A 室
5.论文成果
工作期间已在 Nature、Science、Nature Energy、Nature Electronics、Science Advances、Joule、Energy & Environmental Science、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、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60余篇SCI和会议论文。文章引用次数超过4100次,h-index=33 [详情1] [详情2]。
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Nature、Science、Energy & Environmental Science、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10余篇论文。此外,持有1项中国发明专利 (已授权),申请了1项澳大利亚发明专利以及1项国际 (PCT)专利。
[顺序不分先后]

吉毅 [Yi Ji]
● 2022年,中山大学物理学院,理学博士
● 现于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

张环宇 [Huanyu Zhang]
● 2012年,江苏大学,工学学士
● 2019年,北京科技大学,工学博士
● 现于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● 研究方向包括:有机-无机杂化钙钛矿多晶、单晶材料的制备,钙钛矿光伏器件、单晶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、钙钛矿光电探测器件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。

卢坤媛 [Kunyuan Lu]
● 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,苏州大学,化学,博士
●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,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,化学系,访问学者
● 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,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,化学部,专利审查员
● 2022年2月至今,苏州大学,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,博士后

章雨柔 [Yurou Zhang]
● 2015年至2019年,华东理工大学,工学学士
● 2019年至2024年,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,化学工程,博士
● 2024年至今,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-苏州大学联合招收企业博士后
1. 2024级: ●葛成浩
1. 2024级: ●梁耘豪 ●张阳 ●李寅桦 ●于诗鹏
2. 2023级: ●吴学琦 ●彭逸阁 ●刘一僮 ●李昕
3. 2022级: ●徐建军 ●王研博 ●郭延森 ●冯则武 ●黄海龙
管理员:Usagi
邮箱:umarumove@gmail.com
账号登入...